九甸 峡混 凝 土 面板 堆石 坝应 力和 变 形 有 限元 分 析 吕生 玺 (1.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南京 210098;2.甘肃 省水利水 电勘测设 计研究院 ,兰州 730000) 摘要: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修建在深厚覆盖层上的九甸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了深人研究,得到了大坝坝体 应力 应变 、混凝土面板 的应力应变 、河床 防渗墙 的应 力应 变状 态 ,以及面板周边缝 的变形分布情况 ,揭示 了峡谷地区和 深厚覆 盖层条件下 面板堆石 坝在各种工况 下的应力 应变规律 ,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 关键词:面板堆石坝;本构模型;非线性有限元;应力变形。 中图分类号 :TV3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683(2010)03—0117—04 FiniteElementAnalysison StressandDeformation for JiudianxiaConcreteFaceRockfiilDam IU Sheng-xit0 (1.CollegeofW rConservancyandHydropowerEngineering,HohaiUniv.,Na ing210098,China; 2.TheWaterResourceand HydropowerInvestigationDesignand ResearchInstituteofGansu,Lanzhou730000,China) Abstract:Thispaperconductedadetailedresearch intoJiudianxiaconcretefacerock-filldam (CFRD)by using the3-dimensionalnon-linear FEM.Thestatesofstressandstrainofthedam body,theconcreteface,theriverbeddiaphragm wall,aswellasthedistributionsoftheperipher aljointsandslabjointsareobtained.ThelawofstressandstrainofCFRDconstructedonthickmorainecoverfoundationinrivervalleysindiffer entoperationa1statesisrevealed.Theresearchthusprovidedabasisforengineeringdesign. Keywords:CFRD;constitutivemode1;non-linearfiniteelement;stressand deform ation 九甸峡坝址 区河谷狭窄 ,两岸岸 坡极 不对 称 ,河床分布 深 厚砂砾 卵石覆盖层 ,并 有一 深槽 贯穿整个 坝址 ,深槽覆盖层最 大厚度达 56m,为了满足 河床深 覆盖层 的 防渗要求 ,设 计采 用 了混凝土防渗墙垂直防渗的处理方案 。该设计方案 中防渗 墙与面板的连接是整个防渗体系的关键 ,也是大坝一地基整 个 防渗系统的最薄弱环 节 ,必 须给予 足够 的重视 。本文 重点 围绕上述问题 ,通过对坝体 和坝基 整体结 构在不 同工况 下应 力变形的数值模 拟分析 ,深 入研究 覆盖层 上面板 堆石坝 的应 力变形特性 、深 覆盖 层对 上部 坝体 变形 的影 响规 律 ,以及 坝 体一面板一 趾板一 连接板一 防渗墙 覆盖层 之间的相互作用 性 态等 ,对工程的结构形式进一步进行了论证 ,为设计方案 的 确定提供 了技术支持 。 l 工程概况 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甘肃省卓尼、临潭两县交界处, 黄河支流洮河中游的九甸峡峡谷进 口段 ,距兰州市约 193 km,是甘肃省引洮供水工程 的龙头水利枢纽 。 枢纽工 程 水库 正 常 蓄 水 位 2202.O0m,校 核 洪 水 位 2205.11m,相应水库总库容 9.43亿 rn3,面板 堆石坝最 大高 度 133m,电站总装 机容量为 300MW。按《水利 水电工程 等 级划分及洪 水标 准 》(SI252—2000)规定 ,工 程规 模属 于 大(2) 型,工程等别为Ⅱ等,主要建筑物为 2级,次要建筑物为 3级。 大坝按照 1级建筑物设计 。 九甸峡面板堆石坝关键问题有 :坝址 区河道狭 窄,岸坡陡 峻,特别是坝址左岸岸坡近于直立;河床底部分布深厚覆盖 层 ,最深 为 56m,宽度只有 40m左 右 ;地震设计烈度 为 8度 ; 两岸存在地下水低 凹带 ,以及两 岸卸 荷裂 隙发 育等 ,对面板坝 布置和结构设计 、大坝的应力变形等很不利。针对关键问题 , 设计采 取了相应 工程措施 ,结合分析计算 和模型试验等成果 , 确定在深厚覆盖层上修建面板碓石坝,最大坝高 133m,坝顶 长 232m,设计 坝体上游 坡 比为 1:1.4,下游 坡 比为 1:1.3、 1:1.4;坝顶宽 10m,上游设钢筋混凝土“L”型挡墙;坝体填筑 料 区 自上游 向下游依 次为 垫层区 、过渡层 、主堆 石 区、可利用 区l1];垫层区水平宽为 4m,过渡层水平宽为5m,面板厚度变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