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混凝土系列
自干燥混凝土相对湿度变化理论及试验研究
  • 资料大小:280KB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1-10-31
资料介绍

埘 自f燥条件下混凝土 内部相对 湿度 的变化规律进行理论及试验研究 。提 出 了 自干燥 效应 引起 混凝 土内部 相对湿度 与饱 水度的函数关系式 ,采用数字式湿度传感器测量 密封养护条件下混凝土 内部相对湿 度随龄期 变化 的 规律 。试验结 果表明 ,低水灰 比混凝 土早期相对湿度下降非常快 ,表 明低水灰 比混 凝土早期 开裂 的几 率 显著增 大。 将相对湿度的试验值与本文提出的相对湿度计算模型的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验值与模型计算值的相对 误:羞非常小。 关 键 词 :混凝 土 ;自干燥 ;相对湿度 中图分类号 :TV431;TU528 文献标识 码 :A 自生收缩又称为 自干燥收缩 ,其作用机理可以 通过混凝土的自干燥现象来解释 。水泥在水化过程 中 ,在硬化水泥石 中形成大量微细孔 ,自由水量逐渐 消耗 ,水的饱和蒸气压也随之降低 ,即水泥石 内部相 对湿度降低 ,但 同时水泥石质量没有任何损失 ,这种 现象称为 自干燥。引起混凝土 自生收缩的主要原因 是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 的变化 ,研究表 明¨ ,混凝 土 早期 自生收缩是高强混凝土产生裂缝 的主要原 因 之一 。对 自干燥效应引起 的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的 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白干燥 条 件 下 混 凝 土 内部 相 对 湿 度变化规律 白干燥效应引起 的混凝土 内部相对湿度变化 , 其影 响因素很多 ,机理也很 复杂。建立普遍适用 的 白干燥条件下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的理论 函数关系 式还不太可能 ,目前 ,对相对湿度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 试验室观 测上 -5],研究成 果不 多且缺乏 系统性 。 自干燥机理研究表 明,白干燥 引起 的混凝土 内部相 对湿度的变化与水泥特性 、水泥水化度 Ot、初始水灰 比w/c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认 为 ,相对湿度与饱 水度及水灰比的关系式可表达为 S = 1+ OL2h + Ol3 + 0=4h‘+ Ol5h + 06 + Ot7h +Ol8hs2x+Ol9h 。 (1) 式 中: ,… , 为 常 数 ,分 别 取 为 35.5,1.23, 一 0.287,一1.4 ×10一 ,一 1.45 X 10一 ,4.22 ×10 。。, 8.1X10一,1.5×10~,0; 为初始水灰 比;h 为相 对湿度 ;S为饱水度。 显然 ,公式 (1)不便于应用。根据 白干燥机理 , 假定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是饱水度 S的函数 ,即 h :g(S) 。 (2) 饱水度 S(saturationfraction)的表达式为 S = ( ) (Ot)+ (OL) ( ) 一Vc( )+Vgw( )+ .( ) 。(3) 式中: 为可蒸发水(m/m ,单位体积的水泥石 中 可蒸发水体积含量 ); 为饱水孔隙率 (m/m );V 为毛细孔 隙水 (111/m ); 为凝胶 水 (ITI/m ); 为化学收缩(m。/m ); 为水化度 ,按文献[7]计算 。 Powers对水泥浆体 的微结构 进行 了广泛 的研 究 ,建立 了硬化水 泥浆体 的结 构模 型 。Powers 将硬化水泥浆体 中的水分为 3类 :毛细水 、凝胶水及 化学结合水(非蒸发水 )。毛细水分成 2类 :一种是 毛细管孔径 大于 100nm的孔 中的水 ,可视 为 自由 水 ,失去这种水不会造成系统体积的改变 ;另一种是 毛细管孑L径为 0~100nm的孔 中的水 ,这部分 的水 由毛细管张力所 固定 ,失去这种水可以造成 系统体 积 的收缩。凝胶水又可分 为吸附水与层问水 。吸附 水是在引力影响下 ,水分子物理性地吸附在水化水 泥浆体的固体表 面,当水化水泥浆体干燥至 30%相 对湿度时,吸附水大部分会失去 ,失去吸附水会引起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