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混凝土系列
自密实混凝土模板侧压力测试方法研究
  • 资料大小:250KB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1-10-31
资料介绍

研制了一种可准确、定量评价不同浇注速度和高度条件下 自密实混凝土模板侧压力的实验装置 与测试方法。利用此实验装置对不同粉煤灰掺量的自密实混凝土模板侧压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白密实混凝土 产生的模板侧压力远远低于理论计算的静水压力值。在流动性相同条件下,掺粉煤灰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模板侧 压力影 响不大。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模板侧压力;实验装置;测试方法 ;粉煤灰 【中图分类号】 TU528.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6864(2012)09—0006—03 自密实混凝土 (SCC)是为 了达到快速施工 、提高混凝土 浇注质量 ,并且 在致 密 钢筋 的构 件浇 注中也 能完全 达到 密 实效果的高性能混凝 土 0J,近年来 已成 为研 究与施工应 用 热点,但工程实践发现,由于 SCC自身流动性好,易于下落 滑动 ,施 工过程中对于模板 的稳定性会 产生一定影 响 ,故 通 常认为 ,在 SCC浇 注施 工过 程 中,由于其 高流 动性 ,会使 整 个薪拌混凝 土产 生 的静水 压 力全部 施加 到模板 上。因此 , SCC施工常采用更多加肋 的模板 和密集加强的支撑 系统 ,拆 模时间也 相对较 晚 。近 期研 究发 现 ,SCC模 板侧 压力 因 不同配合 比混 凝 土 的流 变性 能和触 变 性不 同而 有很 大 差 异 ,同时受浇注速度 、浇 注高度 等因素影 响而使得模具 系统 设计复杂 ,且要求高,费用多,成本大。因此,研究 SCC的模 板侧压力成 为近 年来 国际上 的热 点课题 J。测试混 凝 土 模板侧 压力 采 用何 种方 法更 为 科 学则 是 该课 题 研究 的 难 题 ,Assaad-6等采用圆柱体的侧面不同高度处安装可反映重 力 变化 的传感器法通过电子信 号的转化 来获取 侧模板压 力 表征信 号模拟值 ,具体 圆柱体 的尺寸为 西2oo×2800和 中20o×1100两种 ,由于尺寸效应所 限,该法仅能评价有效 高 度条件下 浇注 SCC的侧 模板 压 力 ,而 对 于快速 浇注 的 SCC 在一次浇注高度 为 10—12m 时则 推 断不 出其测 试 的准 确 性。因此 ,必须研究 出一 个新 的方法 来测试 SCC并 反 映 出 SCC浇注在不同高度条件下的新拌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作 用的试 验装置。本研究针 对 Assaad法 的缺 陷 ,取 美 国西 北 大学 ACBM 法之长 … ,通过反 复测试 自己研 究 了一种 可模 [基金项 目】 高性能土木 工程材料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 (2010CEMO13);先进土木工程 材料教育 部重点实 验室开放基金 课题 (K201003) 0● OO ● oO● oO● OO ●O O● 0O ●0 O● O0 ●O O● OO ●OO ● OO● OO● OO ●O O● O0● OO● OO ●o O● 0O● OO ● OO● OO● OO ● OO● OO◆ O O● O0● OO ●OO ● OO● OO● oO ●O O● OO ●oO ●O O● Oo● OO ● 0O● OO ● OO● OO● O0 ●O 0● O 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发生的,而是在垂直压力的作用下先发生 压缩,待试样压缩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发生剪胀。对试样 发生剪胀时剪应力与垂直压力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随着垂直 压力的增大 ,试样发生 剪胀 时的剪应力也逐渐增大。 3 结 语(1) 通过对 5种方 案接 触面 水平位 移沿试 样高 度 的 变化规 律的分 析 ,得 出 :0~0.1am单一 粒径粉砂 接触 面厚 度约为 3~7mm;1.0~2.0mm单 一 粒径粗砂 接触 面厚 度约 为 10~20mm;2.0—5.0ram单一 粒径砾 砂接触 面厚 度约 为 15—30mm;接触面厚度随粒径的增加而增加。 (2) 在法 向压 力较低 (50kPa)时 ,剪切应 力 一位移关 系曲线呈现应变软化型;随着法向压力的增高 ,剪切应力 一 位移关系曲线逐渐呈现应变硬化型 。此时 ,不同单一粒径 的 土与混凝土界面剪应力 一位移 曲线可看成由一条斜 直线、一 条双 曲线和一条平直线 3部分组成 。 (3) 随着垂直压力 的增 大 ,剪应 力达到峰值 时对应 的 剪切位移也逐渐增大 ,法向压力小于 100kPa时,试样破坏剪 切位移 为 3~5ram;法 向压力 较高 (200、300kPa)时 ,试样破 坏剪切位移为 6~10mm。 (4) 单剪试验的 s~ 关系曲线显示,垂直压力越低 剪胀越明显 ;随着垂直压力的增大 ,试样剪胀性逐渐减弱 。 参 考文献 [1] 赵少伟 ,窦远明 ,等 .砂垫层隔震性 能的试验研究 [J】.河北工 业大学学报 ,2005,34(3):92—97. [2] UesugiM,KishidaH.Frictionalresistanceatyieldbetweendry sandandmildsteel[J].SoilsandFoundations,1986,26(4): 139 — 149. [3] KishidaH,UesugiM.Testsoftheinterfacebetweensandandstel inthesimpleshearapparatus[J].Geoteehnique,1987,37(1). [4] 殷宗泽 ,朱 泓 ,许 国华 .土与结构材料接触 面的变形及其数学 模拟 [J].岩土工程学报 ,1994,6(3):l4—22. [5] 周小文 ,龚壁卫 ,等 .砾 石垫层 一混 凝土接触面力学特性 单剪 试验研 究[J].岩土工程学报 ,2005,27(8):876—880.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