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卅l地 区由于缺乏可 以利用的河砂 ,长期以来因地制宜发展 山砂混凝土 。山砂混凝 土与河砂混凝土虽然配制机理大致相 同,但
由于贵州地 区生产 山砂规格不一 、砂 两头粗 、中间级配少 、表面粗糙 、石粉 含量偏 高 、需水量较大 ,对混凝 土的和易性影响较大 。由于砂石
原材料供不应 求 ,山砂 的超 粒径 、石粉含量 偏多 、颗粒级 配差等问题更加 明显。随着泵送 混凝土 的广泛应 用 ,山砂混凝土坍损 快 ,导致堵
泵 、爆管事故频 发的难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笔者根据长期从事 山砂混凝土配制技术 的研 究 ,通过增加粉煤灰用量弥补 山砂 的缺陷 ,控制单
位立方米用水量调整其拌合物的黏稠度 ,调整砂率等技术手段 ,有效解决 了上述难题 。另外,山砂中适量的石粉对于山砂混凝土是有利的。
关键词 : 山砂 ;山砂混凝土 ;泵送性 ;石粉
中图分类号 : TU528.06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3550(2012)08-0107—03
Study of the preparation of pum p concrete w ith pit sand
CHEN Shang-wci,XU Li—bh2,HU W ei-wci,DONG
(Guizhou Science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ofCSCES,Guiyang 550006,China)
Abstract: Duetopoor supplyofnaturalriver san d,machine·crushedpit san dhasbeen substitutedforcommonlyusedriver sandtom ake concrete
in Guizhou province for a long time.The quality ofthe pit sand in Guizhou is not well controlled that the grading ofthe sand usually exhibits lacking
ofmoderate particles and that much limestone powder is usually present,which induces a higher water demand and a poor workability ofconcrete.
Th ese problems become more serious owing to the high local demand ofaggregate resources.With the extended application ofpum p concrete,the
fast slump loss ofpit sand concrete leads to frequent pumping problem s th at hasn’t been well solved.Th e dosage offly ash was increased to improve
the defacts ofthe pit sand.Moreover,by virtue ofwater demand control and adjustment ofsand to aggregate ratio,the problem described above was
effectivelyworkedout.Inaddition,m oderatelimestonepowderWas provedtobebeneficialto thepropertyofthe concrete.
Keyw ords: pit san d;pit sand concrete;pumpability;limestonepowder
0 引言
贵州地区缺乏河砂,外地运输来的河砂成本过高且不方便 ,
满足不 了国家基础建设发展的需要 。但 贵州地 区山多 ,拥有丰 富
的天然石材资源 ,早在 20世纪 50年代 ,根据“因地制宜,就地取
材”的原则,开始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使用山砂,并于 1978年制订
了我国第—个人工砂的地方技术标准《山砂混凝土技术规定》。
DBJ 52—016—20l0《山砂混凝 土技 术规程》对 山砂进行 了
定 义 ,特指碳酸盐类岩石经 除土 开采 、机械破碎 、筛分而成 的公
称粒径小于 5.00 inm 的岩石颗粒 。贵州地 区的山砂 ,主要 为白云
石 、石灰石质 ,均属于碳酸盐类 。山砂 可分为 自然山砂和机制 山
砂两类 ,自然 山砂系风化岩石经开挖或爆破松动筛分而成 ,随着
山砂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自然山砂已不再用于混凝土中,也
就是说现在配制 山砂混凝 土所用 山砂均为机制山砂。
山砂 的应用与发展经历了怀疑一研究一接受一大规模推广 的
四个阶段 ,在整个 发展过程 中 ,贵州 中建建筑 科研设计 院有 限
公司(原国家建委四局建筑科学研究所)做了大量的工作 ,对山
砂 混凝 土的技术 的发展起 到了积极的作用 。因为混凝 土 的研究
是 基于河砂开 展的 ,山砂缺乏 相关系统 深入 的研究 ,在 应用 山
砂 时存 在疑虑。大量 的试验证 明 ,山砂混凝土除耐磨性较差外 ,
收稿 日期 :2012--02-06
轴心抗压 、混凝土 与钢筋 的黏接 强度 、弹性模量均不 比中、粗河
砂混凝土低 ,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疲劳修正系数均接近中、粗
河砂混凝 土 ;机 制 山砂混凝 土 的收缩 与徐变总 和与中 、粗河砂
混凝 土接 近【1】。
目前 ,具有 贵州地方特 色的山砂 ,已广泛 应用于贵 州省的
建筑、市政、交通等建设工程中的 C60以上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及 C60以下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 。
1 山砂 的性 能
山砂 的化学组分与母岩相 同,小于 O.160 raln颗粒含量 比较
大 ,波动在 5%~20%左右 。山砂的表 面粗糙 ,棱 角多 ,对 于集料
与水 泥等胶凝材料 的水化产物黏接力是有利 的。
DBJ 52一O16—2010《山砂混凝土技术规程》中对山砂级配
进行 了分 区 ,可 以分 I、Ⅱ两 区 ,并 规定强度等 级不低于 C30的
混凝土应使用 I区砂 ,低于 C30的混凝 土可使用 I区和 Ⅱ区砂
(见表 1和图 1)。
目前,由于贵州地区建设的蓬勃发展,砂、石原材料供不应
求。不管其质 量好 坏 ,销路都不成 问题 ,供需严重不平衡 ,砂 、石
供应商 宁愿选择产量 大 ,工艺落后 的破 碎方式 ,在控制 质量上
缺乏动力 ,导致该 地区山砂 质量偏差 。生产 出来 的山砂两头粗 、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