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泵站流道部分结构复杂且厚薄不均,其施工期混凝土开裂问题尤为突出.结合南水北调洪泽泵站工 程 ,借助 于有 限单元法 ,对 高温季节 浇筑 的泵站肘 形进水 流道混 凝土施 工期 的温度场 及应力 场进行 了动态 仿 真 ,在分 析进 水流道的易裂部位和开裂机理 的基础上 ,提 出有效防裂措施 ,包括控制浇筑 温度在 28 以内 ,同时 采用塑料管冷却及拆模后 的表 面保 温措施 .现场实际施工结果表 明 :仿真结果合理 、防裂方法有效可行. 关 键 词 :泵站;肘形进水流道;温控防裂 ;数值模拟 中图分 类号 :TV675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号 :1009—640X(2012)06一(X)71—04 泵站承担着农田灌溉 、城市供水 、跨 区域调水及区域排涝等多项重要任务.我国 目前拥有 的泵站达 50万 座 ,居世界首位.根据近年湖北省 41座大型泵站的调查结果 ,约 60%的泵站存在流道裂缝 J,江苏和山东 两省在建和 已建的泵站流道 中也发现了很多裂缝 J.流道裂缝的存在和发展 ,不仅影 响泵站结构的外观 、削 弱其承载力 ,还会带来渗漏 、钢筋锈蚀 、保护层剥落 、混凝 土碳化加快等一系列问题 J.因此 ,如何 防止此类 结构裂缝 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建设 、设计 和施工方都极为关注的问题 ,也是多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本文结合南水北调洪泽站工程 ,借助于有限单元法 ,对复杂泵站结构进行建模 ,并精 确模拟进水流道 分块 、分层施工过程 ,研究在当地气温 、混凝土性能 、自生体积变形 、地基材料体特性、当地地下水温等因素的 影响下,泵站肘形进水流道混凝土在施工期温度场和应力场 的变化规律 ,提出合理、可行 的温控手段 以降低 温度峰值 、减小内外温差 、控制温降速率 、减小高温天气及材料性能的不利影响 ,预防高温期施工条件下进水 流 道裂 缝 的产 生. 1 泵站结构基本 资料 洪泽泵站布置在洪泽湖大堤后 ,下部为块基型结构 ,上部为排架结构 ,站内共 5台机组 ,其进水流道采用 肘形结构.底板分为 2块 :两孑L一联与三孔一联 ,已于 2011年 6月初全部浇筑完毕.进水流道初步拟定在 7— 8月高温季节浇筑.本文以三孔一联机组段为研究对象 ,模拟进水流道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力场在施工期动态 变化的过程.根据当地多年平均气温资料,计算时日均气温拟合为 (t)=14.4+15.4×cosl (t一6.8)J, 0 其 中 :t为 月份 . 泵站主体结构采用 C25混凝土浇筑 ,地基为土基 ,C25混凝土的导温系数为 0.00517m/h,导热系数为 7.53kJ/(m ·h·℃),热线胀系数为 9.5×10 /c【=,弹性模量 为 35GPa,绝热温升表 达式 0:49.0×(1一exp (一0.367xT ))oC. 三联孑L底板 已在 2011年 6月 11日浇筑完毕 ,进水流道芯墙混凝土于 6月下旬浇筑完毕 ,进水流道其他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