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混凝土系列
不同的预应力工法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强度的影响研究
  • 资料大小:500KB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1-11-20
资料介绍

以某 钢 一混凝土组 合梁桥 工程为 例 ,应 用有 限元分 析软 件 MidasCivil,在 考虑不 同 的预应力 施工工 序 的情 况下 ,对结 构 强度进 行分析研究 。得 出不 同的预应力加载 方法对结构 的受力状态 影响较大 ,提 出了较合 理 的预应 力施加方法 ,从而可 以此为参 考 ,为今 后的钢 一混凝 土组 合桥梁设计 提供帮 助。 关键 词 :钢 一混凝土组合桥 梁 ;有 限元法 ;预应 力加载方 法 ;强度 分析 中图分类号 :U448.21"6 文献标识 码 :B 文章编号 :1009—7716(2013)10—0050—03 O 前言将 钢梁 与混凝 土板组合 到一起 形成的结构称 为钢 一混凝土组合结构 。混凝土板与钢梁之间通 过剪切 连接件连接 ,使混凝土板作为梁的翼缘与 钢梁组合在一起 ,整体共同工作形成组合梁。 其特点是 :整体结构受力合理 ,充分利用 了钢 材和混凝土各 自的材料性能 ,即梁 的上翼缘是适 宜受压的混凝 土板 ,下翼缘是适宜受拉 、受剪 的钢 梁 ;整体结构强度与刚度显著提高 ,大大降低 了梁 高及钢 材的用量 ;由于混凝土翼缘板的侧 向刚度 很大 ,组合 到一起后就避免了钢结构容易发生整 体失稳及局部失稳的弱点 。 由于组合梁一系列优点的存在,所以组合梁 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在 国内外各工程领域 。早在 20世纪 20年代 ,组合梁便 已在 国外桥梁工程 中开 始应用。我 国组合梁的应用与研究均较晚 ,于 20 世纪 50年代在公路 、铁路 的桥梁建设 中开始研究 组合梁 ,直 到 20世 纪 80年代 ,成立 了“钢与混 凝 土组合结构协会 ”,才使得组合梁 的研究在我 国更 为全面深人的展开 ,工程应用也 日趋广泛 。 1 工 程实例 临夏市大夏河摩天轮大桥 ,位 于甘肃省 临夏 市境 内 ,上跨 大夏河与南 、北 滨河路衔 接 ,路线总 长 174.425m,其 中桥梁 总长 125.12m,引道 总长 49.305m,桥宽 30m。 跨径 为 40m+40m+40m的 3跨等 截 面钢 一 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 。横断面布置为 4.0m人行道 (含栏杆 )+22m车行道 +4.0m人行道 (含栏杆 ) 收稿 日期 :2013—06—13 作 者简 介 :孙 明 贺(1981一),男 ,吉林扶 余人 ,工程 师 ,从 事 桥 梁 工程设计工 作。 = 30m,见 图 1。 组合梁宽 30m,横向布置为 四箱单室 ,梁高 1.77m,单箱宽 3.8m,箱 间距 3.6m,顶 板翼缘 宽 800mm,厚 20mm;底 板宽 3852mm,厚 24mm, 腹板厚 12mm,箱间采用 5~10m的横梁连接 ,箱 内每隔 3 5m设置一道横 隔板。全桥共分 A—E 5个拼装节段 ,其 中 A、E段相同 ,B、D段相 同。钢 梁材料 为 Q345qO钢板。 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梁之间采用剪力钉 (或剪力 钉群 )连接。桥 面板宽 30m,厚度 35cm, 材料为 C50的钢纤维混凝土。 2 预 应力 的施加方法 钢 一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 ,墩顶存在较大 的 负弯矩 区,出现上翼缘混凝土板受拉 ,下翼缘钢梁 受压 的不利情况 ,为了避免该 区域混凝土板 的受 拉开裂 ,需要配置预应力束 以平衡墩顶负弯矩 。 预应力施加方法 的不 同会影响到预应力在钢 梁和混凝土板之间的分配 ,从而直接影响到整个 结构 的受力状态。本文针对两种加载方法进行分 析 比较 : 工况一 :剪力钉连接 (传统 的加载方法 ):先架 设钢梁 ,剪力钉匀布于钢梁之上 ,然后浇筑混凝 土 板 ,待两者结合后施加预应力 ,则组合截 面共 同承 担预应力作用及后续荷载。 工况二 :剪力钉群连接 (新 的加载方法 ):先架 设钢 梁 、混凝土板 ,混凝 土板预 留剪 力钉群孔 洞 , 使其 与钢梁保持分离 ,平 面可 自由滑动 ,然后再 施 加预应力 ,使得预应力全部作用 于混凝土板之上 , 接着 浇筑预 留孔洞 ,再使组合 截面共同承担后续 荷载 ,见图 2。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