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5月 ,法 国设 计 院下 发 图 纸 ,正式 对 大 坝 下 游坝坡 坡 比作 出修 改 ,并 放 宽 了上 、下 游 坝 壳 料级 配要 求 ,使得 料场 开 采 的坝 壳 料无 需 挑 选 就 可 以 直接 上 坝填 筑 ,提 高 了填 筑 强 度 ,加快 了施 工 进 度 。截 至 2011年 10月 25日,大 坝 填 筑 完 成 158.9万 m。,占 设计 量 的 45.8 。同时 ,坝坡 坡 比修改 后 ,增 加 了利 润较 高 的坝壳 料 39万 m。、护坡 块 石 8577m 。虽 然坝 坡坡 比和坝壳 料级 配 包 络线 修 改带 来 了取 消 单 价较 高 的过 渡料 设计 修 改 ,但 扣 除 过渡 料 的结算 损 失 ,仍 然 可为 项 目增加 外 汇 结 算 7O.7万 美 元 (折 合 人 民 币约 553.8万 元 )。 4 结束语 反滤料瓶颈技术 问题 曾经 困扰德 拉迪 斯大 坝工 程一 年多 ,期间进行 了多项 工艺 优化改 进措 施 ,但都 未 能得 到解决 。反滤料级配包 络线 优化 设计 和减少 设计 用量 的 技术路线及措施 ,基本 从根 本上 解决 了反滤 料瓶 颈技 术 难题 ,使得工程得 以顺利 进行 ,并大 幅减少 了项 目亏损 额 。坝坡坡比和坝壳 料级 配包 络线 的设计 修 改 ,解决 了 坝壳料瓶颈技术难 题 ,加 快 了施 工进 度 ,同时也 增加 了 有利润项 目的结算 额。该工 程解决 反滤 料和 坝壳 料瓶 颈 技术难题的技术 路线及措施 ,可为 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 (上 接 第 16页 ) 既薄又高 ,防裂难 度较 大 。聚丙烯 纤维 具 有直 径小 、数 量多和纤维间距小 等特 点 ,能减小 混凝 土 因温度及 干缩 等因素引起的裂缝 。劈裂 抗拉 试件 破坏试 验证 明 ,普通 混凝 土为脆性破坏 ,完全 断裂 ,而 聚丙 烯纤 维混凝 土 为 延性破坏 。由此 证 明,聚丙 烯纤维 能大 大提 高混凝 土 的 抗 裂能力和韧性 ,对克 服混凝土 的脆性有较理想 的效果 。 5.2 混凝 土坍 落度控 制 严格控制 混凝 土坍 落度是 保证 混凝 土浇 筑质量 的关 键环 节。布西水 电站 混凝 土拌 和系统 本着 就近 原则 ,布 置在 右 岸 上 坝 路 路 口处 ,距 坝 顶 的 水 平 运 输 距 离 约 600m。施 工现场还采用 了厚 度为 20mm的 EPE材料对溜 槽进行覆盖等 措施 ,混凝 土人 仓坍 落度控 制在 4~6cm, 能够满 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 5.3 钢筋 施工 质量控 制 面板混凝土钢筋设 计总量 为 2353t,混凝土 含筋量达 到 ll2kg/rn3。混凝土浇筑时 ,及时割断架立钢筋 ,以减少 垫层 区对面板 的约束 。架立钢筋 切割 略超前于 滑模 模体 , 一 般控制在模体前沿 2m范围内 ,否则混凝土的浮托作用会 导致钢筋网上浮 ,影响混凝土质量 。在溜槽安装位置的下部 要专门设置架立钢筋,禁止将溜槽直接放置在钢筋网上。 5.4 混凝 土浇筑 温度控 制 布西水 电站坝 址处 昼夜 温差 大 ,夜 间温度较 低 。通 过对 面板混凝土施工温度 的检测 ,4月 中旬 ~6月末 施工 时段 温 度 基本 稳 步 上 升 ,检 测 到 的最 高 温 度 为 :水 温 12.5~C,粗细骨料温度 11.5~C,混凝土 出机 口温度 14℃ , 入仓温度 13℃。根据 检测数 据统计 分析 ,面板混凝 土浇 筑温度基本可 以控 制在 15℃ 以内。施工 时 ,混凝土 拌和 用水直接抽取河 水 ,对成 品骨料 仓采 用加 大料 堆高 度 的 措施 ,取料时在表层适 当洒水 降温。在仓 面作 业过程 中 , 采用 EPE材料覆 盖溜槽 、在滑模模 体上设 置塑料顶 棚遮 阳 、浇筑间歇期 间采用 塑料 薄膜覆 盖仓 面等 措施 ,起 到 了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作用 。 5.5 混 凝土 养护 由于一块面板滑模施工一般需要 3~5d,为 此 ,加强 · 32 · 混凝土初期 养护极 为重 要。首先 ,在面板 混凝 土 滑模施 工时 ,在模体后拖挂 5~8m 的塑料 薄膜 ,防止面 板混凝 土出模后表 面水分 过快 蒸发 损失 。随 着模体 的滑升 ,对 初凝后 的混凝 土表 面 ,应 及时 采用 草帘子 等养 护设 施覆 盖 ,并 布置可移动水管洒水养 护。整块面板施 工结束 后 , 在 面板顶部及 中部设 置两道 固定 水管洒 水养 护 。洒 水量 应使养 护设施表 面养生水处于流动状态 。 6 表面检查及裂缝处理 相邻两块面板混凝土均达到设计龄期后 ,及时组织设 计 、业主、监理和施工四方 ,从下往 上逐块进行表面裂缝 和缺陷检查 。若发现表面缺陷和裂缝 ,则掌握其基本情况, 分析总结产生机理,并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认真处理。 一 期面板施工结束后 ,于 2011年 2月进行 了面板裂 缝检查 ,测得面板裂缝共计 46条 ,全部 为水平 裂缝 。其 中,裂缝宽度 大于或 等 于 0.15mm 的裂缝 6条 ,大 于或 等 于 0.2mm 的裂缝 2条。2011年 3月 ,根据设计 要求对 面板裂缝进行 了处理 。 2010年 7月一期 面板施工 结束后 ,冬 季未进行 防护 保温 。当气 温骤变 时 ,内外 温差 较大 ,易产 生裂 缝 。单 块 面板混凝土长 度较 长 (最 长 达 153.6m),面板 混凝 土 收缩变形较大 ,在基 础 约束 作用 下 ,易产 生 裂缝 。坝址 区昼夜温差大 ,夜 间温 度较 低 ,导致 混凝 土表 面温 度变 化 明显 ,混凝土 内外温差较大 ,易产生裂缝 。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