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化学除氯效率、除氯后混凝土内部离子含量及分布进行试验研究,同时也测定了除氯后钢筋 一 混凝土粘结力损失情况 ,并通过 SEM形貌及 EDAX图谱分析了除氯前后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的变化。得出电 化学除氯效率在 60% ~80%间,除氯后内部离子有一定规律性 ,粘结力下降,且微观结构也发生变化。 【关键词】 电化学除氯效率;粘结力损失;微观结构 ;离子迁移 【中图分类号l TU528.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6864(2015)04 —0007—03 用 电化学方法去 除钢筋 混凝土 中氯盐 的方 法 ,可 以在不破坏混 凝 土结 构 的情 况下 有效 排 出混 凝 土 中 氯盐,又能使受腐蚀钢筋表面重新生成钝化保护膜 ,并 且成本低 、除氯周期短 ,具有环保意义及经济价值 。但 目前 的电化学 除 氯研 究 多在 如何 更 多 的去除 混凝 土 中氯盐上进行探讨 ,关 于除氯 后混凝 土性 能变 化 的 研究很少 。针对这种情 况 ,文 中就除氯 效果及 除 氯后 混凝土 内部离子含量 及分 布、钢筋 一混 凝土 粘结力 及 微观结构变化进行试 验研究 ,探 讨除氯 后混凝 土性 能 变化理论 ,为推广应用 电化学 除氯技术 提供 一定 的理 论基础 。 1 试验方 案 1.1 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已有研究,选用 0.45水灰比进行混凝土配合 比计算,水泥采用 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 选用连续级配 的粒径 5—20ram石 灰石 质碎石 ,细 骨料 选择料径 <5mm、细度 模数 为 2.8 且级 配 良好 的 中 砂 ,使用掺量 1% 的高效减 水剂 ,并 引入 3% 的工 业氯 化钠作为污染源。具体配全比见表 1。 表 1 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 kg·m 1.2 试验方案 按表 1配合 比配 制混凝 土 ,并 制成直径 150ram、高 200mm 的圆柱 形试件 , 10的光面钢筋 沿纵 向轴 心伸 人混凝土 150mm,外露 50mm。标 养 28d后 进 行 除氯 试验。除氯所用 电解质溶液为 ca(OH):饱 和溶 液 ,阳 极使用不锈钢 曲面板 ,如 图 1示 。每 2d更 换 电解液 , 并测定氯 的排 出量 。28d后停 止 除氯试 验 ,进 行 除氯 后的离子含量分析 、钢 筋 一混 凝土粘结 力测 定及 混凝 [基金项 目] 黑龙江 省教育厅科技项 目基金资助 (12541805) 土微观结构变化 的研究 。 图 1电化 学 除氯 装 置 2 试验 结果 与分析 2.1 氯离子排出量与除盐效率试验研究 图2及图3分别是除氯期间测得的不同电压作用 下氯离子排 出量及排 出总量 。从 图 3可以看出无论 哪 种 电压作用 ,均能有效排 出混凝土试件 内部 的氯盐 ,且 除氯初期氯离子排 出量均远远大 于除氯 1周后的排出 量 ,而在除氯 2周 后 ,氯离 子排出量趋 于平稳。分折 原 因,第 1次测的氯离子排 出量极大 ,主要考虑度件表面 的氯离子溶解及初期混凝土试件 内氯离子含量高 。从 图 4中,可以得出不 同电压对除氯总量有影 响 ,20V电 压作用的排出量最小 ,40V电压作用的略大 ,60V电压 作用的排出量最大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