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跨度下承式预应 力混凝土桁架 桥容易出现病害 ,以某下承式预 应力混凝土桁 架桥为例,在分 析该桥
病害原因 的基础上,提出 采用高强精轧螺 纹钢对预应力竖 杆加固的方案。 加固后的检测及 运营效果表明, 该加固
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桥梁的承载力,并具有施工效率高、造价低等特点。
关键词:桁架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病害;螺纹钢;桥梁加固
中图分类号:U448.215;U44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67( 2010) 04—0068—03
1 引 言
下承式预应力混凝土桁架桥具有施工难度低、
拼接速度快、场地空间小等优点[ 1],20世纪90年代
在我国建设的较多。但随着运营时间的推移和混凝
土徐变的积累以及近些年交通量的不断增加[2] ,该
形式桥梁暴露出来的病害也较多,如桥梁的主要承
力构件出现开裂,结构预应力预存不足。考虑到这
些因素和城市建设需求,在21世纪初国内一些城市
开始逐步拆除该类型桥梁, 但在有些地区,该桥梁作
为一种工业遗产予以保护并要求继续使用,这就要
求对既有的病害桥梁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使之能
继续发挥自身的交通功能。本文以杭州某下承式预
应力混凝土桁架桥为例,分析了桥梁病害的主要原
因,并提出了采用高强精轧螺纹钢对桥梁竖杆加固
的措施。
2工程概况
杭州市某跨京杭运河桥梁,建于1993年,设计
荷载为汽一10,并按人群荷载3.5 kN/m2验算。桥
面净宽为4.5 m,主孔计算跨径为55 m,两端边孔
为13 m,主桁架采用C50混凝土。该桥上部结构为
下承式预应力简支桁架梁,其下弦杆和竖杆均施加
预应力,预应力采用冷拉Ⅳ 级粗钢筋轧丝锚体系,利
用先建桥后挖河的条件,采 取就地组拼,分段施加预
应力。桁架梁纵向共分5段预制构件,采取整体放
样和浇注,分5段拼装。全桥总共有18根预应力混
凝土竖杆( 上、下游各有9根) ,原桥施工时考虑到拼
装方便,竖杆每隔1根为“双杆”( 杆件编号如图1所 示) 。竖杆截面为矩形,其中单杆构件截面为200
mm×500 mm,双杆竖杆中的每根单杆截面为150
mm×500 mm。主桥桥面行车道板采用≠5 mm的
冷拔低碳钢丝预应力空心板。支座采用盆式橡胶
支座。
I. 一一 ! ! 兰 ! : ! 一 一- {
双杆斜腹杆上弦杼 单杆 缸 么 丑 丕 扛 丕 变 亚 峦 I 2 3| 4 5 6 7 8 9
图1主桥结构布置示意
2006年浙江大学土木测试中心对该桥主要承
重构件的裂缝、碳化、露筋 情况进行人工调查,发现
病害主要有:①桁架竖杆横 向受拉裂缝较多,且分布
较密集;②桁架的主要承重 杆件,如竖杆、下弦杆及
桥梁底板表层混凝土碳化;③部分竖向弦杆和腹杆
局部出现露筋和锈蚀,部分弦杆表层混凝土破损严
重;④桥面有多处裂缝、局部坑槽、碎边等现象,桥头
有局部沉陷,缝料老化、破损,伸缩缝连接部件错位
松动。
以上病害主要原因是由于桥梁的竖杆中预应力
筋及混凝士的徐变导致杆件内部预应力不断损失,
出现宏观受拉横向裂缝。整座桥梁预应力不足,导
致结构内力重分配,斜腹杆承受过大的压应力也出
现少数受压裂缝[ 3]。 3 加固方案
竖杆为桥梁关键受力构件,通过杆件内部预应
力钢筋来承受较大的拉力,而斜腹杆自身为混凝土
材料,可发挥材料自身的高抗压性能。采用三维有
限元软件MI DAS计算竖杆在桥梁最不利荷载作用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