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中,新老坝体混凝土结合问 题是主要技术难题之一。先期进行 的 3次现场试验 结果及相关的仿真计算资料表明:新老坝体结合面在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是结合完好 的, 但在外界气温年变化 的影响下,后期都有不同程度的 张开¨ J。周期性变化的气温使坝体下游面伸缩 ,是 产生结 合 面法 向拉应 力 进 而 引起 开 裂 的 主要 因 素 J。结合面张开会改变新 、老坝体联合受力的条 件 ,影响大坝 的可靠性。因此 ,本文结合丹江 口大坝 2坝段加高施工过程 ,先根据现场的施工方案 ,采用 数值仿真模拟技术 ,研究新老混凝土结合面间设置键 槽及锚筋的工程措施对新老混凝土结合状态的影响, 然后通过计算结果比选键槽形式以及锚筋的布置。 1 计算方法 1.1 施工过程仿真非线性计算 按 照新 浇 混 凝 土 的施 工 安 排 考虑 浇 筑 过 程 、浇 筑温度 、通水冷却 、混凝土徐变 、年气温水温变化 、蓄 水过程的仿真计算 ,是包含新 老混凝土结合面接触 非线性和徐变材料非线性的综合非线性计算 。在全 过程仿真计算 中,采用的软件为 3DCRCPCGV1.0程 序 J,计算 出各时段 的变温 和徐 变产 生 的荷 载增 量 ,以上一时段 的缝面接触状态 和接触应力作为本 时段的初始值 ,用变刚度法进行接触问题非线性迭 代 ,直至前后 2次的计算结果接近为止 ,然后转入下 一 时段 。 1.2 水荷载作用的接触非线性计算 不考虑施工过程仿真计算 中的影响因素 ,仅考 虑在结构浇筑完成后 ,上游水位抬高引起的水荷载 增量 ,进行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接触非线性计算。 1.3 接 触模 拟 采用厚度趋于零的 8节点接触单元对新老混凝 土结合面进行模拟,认为缝面接触时能传递压应力 、 剪应力 ,缝面在初始状态未开裂时能传递有限的拉 应力 。设缝面摩擦系数 、凝 聚力 和抗拉强度分别为/, C和 。,初始法向间隙为 W。,在荷载作用下产生 的 缝面两侧法 向(n)、切 向 (t,S)的相对位 移分别为 W r,Ur, ro W +W。≤0表示 法 向闭合 ,则缝 面接触应力与 相对位移之间的关系为 r n= n( r+ 。) , { = (1一 o/JzJ)· , (1) Lr =k(1一W0/IW 1)。 。 式中: ,k,k 为缝 面单位 面积 的法 向刚度和切向 刚度。为使缝 面不产生嵌入现象 ,k,k,k理论 上 应取无穷大 ,实际计算 中一般取高于混凝土弹性模 量和剪切模量一个数 量级 ,这样 虽有嵌入 ,但不 过 分。or, , 为缝面的法 向应力和切向应力。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