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砼
2.5.1 本工程大量采用了清水混凝土结构,主要部位包括二层国际出发联检区、二层国
内到达通廊及前区汇集区、一层中心区陆侧商业区、一层各个机坪联络通道以及一层挑空区
域以及坡道墙,如此大面积的梁、板、柱采用清水混凝土是该工程的一大特点。
2.5.2 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要求较高,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优选、严格进场质量控制、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有效控制混凝土生产过程,进而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和混凝土硬化
后的各种技术参数和性能。模板接缝、对拉螺栓和施工缝留设有规律性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建
筑效果。
2.6 超长混凝土结构
2.6.1 1A-2 合同段由中心指廊、后中心区组成的混凝土结构南北向长 420m,由东、西 Y 型指廊组成的混凝土结构宽度达到 732m,属于超长混凝土结构。公共区域建筑设计要求为
高等级的清水混凝土,对裂缝分布、宽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2.6.2 超长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合理的混凝土结
构施工方法是防止和减少、有效控制裂缝的关键。在严格执行设计图纸要求前提下,采取切
实有效措施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同时降低混凝土温降梯度减少混凝
土温度应力,确保裂缝控制满足建筑结构设计要求。 3 施工部署
混凝土结构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基础桩、嵌岩基础施工完成后,立即分成小流水
段加速施工。整个结构施工过程分为承台及底板工程、地下结构工程、主体结构工程三个阶
段进行。
本工程 B、C 区单层建筑面积达到近 4 万平方米,此范围工程量最大,施工周期最长,
需要投入的机械、人员也最多。所以,桩基础施工从 B 区开始,为基础底板、承台以上结
构率先施工创造条件。随后再向北进行 C、G、H 区的施工。由于 B 区结构局部为地下两层
结构,而其他区域均只有地下一层结构,在进行 B 区施工时,首先安排 B 区地下二层结构区
域的基础及结构施工,以确保此区地下一层结构和其他区域地下一层结构协同完成结构施
工。地上混凝土结构按照“大平行、小流水”施工原则,突出 B、C 区为主线,G、H 穿插施
工。根据工程体量、设计特点、施工资源配置和施工组织方法,钢筋施工工程将采用分区分
段进行施工。在地下结构阶段,根据结构预留缝及后浇带,将 A-2 合同段划分为四个施工区, 即 B、C、G、H 施工区。A-2 合同段施工分区示意图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