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油田产能建设中,站内混凝土道路的施工通常是在9-11月份,由于受气温条件的
影响,许多混凝土道路面层常出现起粉、露砂等现象。 混凝土道路面层起砂原因是因为混凝土
基层上表面薄弱,在外力的带动下薄弱的部分脱落基层,导致混凝土面层失去光泽,若长期不
治理还会出现面层缺损、露骨料等现象。为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能力,尤其是施工和养护阶段的
质量控制,应从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水灰比、浇筑和养护4个环节着重考虑:首选硅酸盐水泥
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抗冻效果明显的外加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不宜超过0.6;混凝土搅
掉一般采用机械搅拌,在浇捣时避免过振与漏振,严禁出现分层离析泌水现象:混凝土铺筑
后,采用蓄热法保温养生。通过对某工程冬季混凝土道路施工面层起砂原因进行分析,对原来
的常规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新的冬季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混凝土拌和(加入
防冻剂)→摊铺、提浆、整平一吸水、磨光- +初抹面两遍→保溫-→+抹面→压蚊- +保温养生→切
缝→保滥。
关键词:混凝土道路:路面起砂:温度;水灰比;浇筑:养护
doi:103969/.ssn.1006- 6896 2015.8.040
在油田产能建设中,站内的道路多为混凝土路
面,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面层混凝土工程要求平
整、美观、耐磨,而且不起灰,不跑砂。但是在油
田产能建设中道路的施工通常是在整个工程的后
期,即9-11月份,由于受气温条件的影响,许多
混凝土道路面层常会出现起粉、露砂等现象。虽
然混凝土面层的起粉、露砂并不影响其抗压强度
等级,但会影响混凝t路面的美观性、耐磨性和抗
渗性等,引起用户投诉,对工程交付及后期评优有
重大影响。
1经济损失
图1混凝土路面起砂
以某工程为例,因混凝t路面质量问题所导致
的直接经济损失总计达到了10万余元。
间接经济损失:混凝土道路施工时间为2010
年10月13日,于2010年10月18日,混凝土路面
发生了大面积的面层起砂现象,此时路面混凝土已
经全部施工完毕。经多方论证研究,需拆除起砂混
凝土重新浇筑,但由于当时环境温度已经降到一
5C,不易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最终决定延期半
年后再进行问题处理。因道路质量问题导致总工期
延长半年,且还需承担甲方的索赔,造成的间接经
82混凝土路面切割后重新施工现场
济损失和对企业的信誉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混凝土
路面起砂情况见图1。图2为混凝土路面切割掉重2 起砂原 因分析
新施工现场。
混凝土道路面层起砂原因是因为混凝土基层上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