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混凝土系列
钢桁梁外包纤维混凝土试验研究
  • 资料大小:1.2M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1-12-03
资料介绍

选择多种产品的纤维和多个纤维用量 ,通过室内配合 比试验和现场混凝土节段模试验 ,得出了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的纤维混凝
土配合比。总结了聚丙烯纤维和纤维素纤维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 响。
关键词: 钢桁梁 ;外包 ;纤维混凝土 ;试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 : TU528.57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1002—3550(201 1)01—0091—04
PolypropyIen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w ith steel truss W rap from outside the experim ental study
yJN Sheng-hua .LIN Xi
(1.ChinaZhongtieMajorbridge engineering consult~ion and supervisionofwuhan Co.,Ltd.,Wuhan430071,China;
2.China Construction Ready Mixed Concrete Co.,Ltd,,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 Select multiple products and multiple fiber fiber dosage.with the ratio of the laboratory test and field testing of concrete segmental
model was obtai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fiber concrete.Summ arizes the polypropylene fibers and cellulose
fibers on th e properties ofconcrete work.
Key w ords: steel truss;wrap from the outside;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experimental study
0 引言 2 技术途径
上海 A1 5公路闵浦大桥是浦东机场高速公 路跨越黄浦江
的一座特大桥 。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 ,跨度 708 m,上下两层
桥面 ,塔高 自承台以上 214m,边跨 设 4个桥墩 ,跨度为 4x63m,
浦东 、浦西对称 布置 。中跨主梁为正交异性结合钢桁粱 ,边跨采
用桁架组合梁结构 ,N形桁架 ,倒梯形截面 ,桁高 1O.73 m,桁架
上宽 43.6m,下宽 28m,桁架梁 弦杆采 用 H形截面 ,上 下弦杆
高 0.6 m,内宽 0.8 m。边跨主桁斜腹杆和竖腹杆采用箱形截面,
内宽 0.8m,高度除辅助墩顶为 1.2m外,其余 0.9m。边跨主桁弦
杆和上下桥面采用钢桁梁外包混凝土结构 。本工程使用的大型
钢桁梁外包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尚属首例。笔者有幸参 与了纤维
混凝土配合 比的试验研究和施工监理工作 ,并根据笔 者多年材
料试验的经验对试验过程提 出了一些 可行性建议。现将研究过
程做一总结 ,供类似工程借鉴。
1 研 究 方 向
边跨 钢桁梁外包混凝土应具备以下特性 :
(1)为确保外包混凝 土与劲性 钢骨架相互作用 ,满足设计
刚度 ,外包混凝土需具备 很好的黏结性 ,良好 的包 裹性和一定
的弹性变形能力 ,在受拉受 弯时能起到抵制收缩裂缝的作用 。
(2)钢桁 梁节点处永久钢结 构和临时钢结构交 汇于此 ,节
点处结构错综复 杂 ,混凝 土施工不易振捣 密实 ,混 凝土需具备
良好 的 自密实性能。
(3)本 工程对边跨主梁混凝 土桥面外观质量要 求苛刻 ,要
求为清水混凝土。
收稿 日期 :2010-08-28
根据现今材料科学发展 的方 向,国内外许 多专家学者 不断
地探索提高混凝 土抗拉性 、抗 裂性 、韧性和延性的方法和途径。
美国联邦公路 战略计划署 (SHRP)通过大量试验研究 和工程实
践后认 为 :聚丙烯纤维能有效限制早期 (塑性期和硬化初期 )混
凝土 由于离析 、泌水 、收缩 等因素形成 的原生 裂隙的发生和发
展 ,钝 化原 生裂隙尖 端的应力集 中、使介质 内的应 力场更加连
续 和均匀 ,减小原生 裂隙的数量和尺度 ,显著 提高混凝土结构
的抗 裂性 ,提高混凝 土延 展性 、韧性和抗 弯性 能Ⅲ;同时可 以改
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 ,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但 由于
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内产生的特殊触变效果,会影响拌合物的
静态流变性能,如坍落度减小等。通过大掺量复合掺合料技术
(掺合料主要包 括粒化高炉矿 渣粉和粉煤灰 )可 以解决 流变性
的问题 。特别是粉煤灰颗粒成玻璃球体 ,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
起润滑作用 ,可 以大大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同时因粉煤
灰早期基 本上不参与水化过 程 ,只起到物理填充作用 ,因而可
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降低混凝土收缩并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 、
匀质性 和可泵性 。
3 配合 比室内试验
3.1 基 准配合 比选择
设 计纤 维混凝 土配合 比,必须选 择一种 不掺 纤维 的基准
配合 比。依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 拌和站原材料 实际情况 ,选用
了本工程主塔塔柱施工的C50清水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见
表 1。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