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我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了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Johnson教授著的《Compos-
ite Structures of Steel and Concrete)。全书共二册,一册是《关于钢混凝士组合结构的基
本原理和建筑结构》(1975 年版)。另-册是《关于组合结构在桥梁中的应用》(1978 年
版)。阅读该书后,我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这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充满了兴趣,并意识到组
合结构将会对我国今后的建筑技术产生很大影响。之后,我有幸作为Johnson教授的博士
生,在英国Warwick大学开始了组合结构的研究,并完成了博士论文《Instability of
Composite Beams in Hogging Bending). 研究成果被应用于欧洲组合结构规范。2006 年,
Johnson教授荣获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I-Structural E)金奖荣誉(Gold Medal Award),
以表彰他在组合结构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许多刚接触组合结构的人都会以为钢-混凝t:组合结构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结构形式,
实际上组合结构的应用时间非常久远,最早的组合结构可以追溯到1894年,美国匹兹堡
的一-栋建筑中采用了今天称为型钢混凝上的组合梁:在一-次大火中,附近的建筑均遭到毁
坏,而采用组合梁的建筑结构完好,显然,钢梁外部的混凝土起到了很好的防火保护作
用。20 世纪30年代建造的纽约帝国大厦,也采用了型钢混凝土柱的组合结构形式。但是
组合结构形成规模的应用,并考虑到钢和混凝土的组合作用对结构承载力的贡献,则是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欧洲。战后的欧洲。大量建筑的恢复重建,需要组合结构这种新
的结构技术。
今天,我们都已经充分认识到钢混凝士:组合结构综合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稳定性能好、施工快速方便等特点,并且已经在我国的工业与民
用建筑及桥梁工程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显示出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社会效
益。近年来的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尤其适合我国的国情,其应用前景
广阔。
自2001年起,同济大学在上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选修课程中开设了组合
结构课程。其目的是想让这些未来的土木工程师充分了解这一.新 型结构的工作原理和设计
方法,使他们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利用这些知识,并进-一步 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本
书是对10多年来该课程讲义的总结和梳理,综合并引用了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及应用成果,
特别是国内外组合结构的多部规范、规程的内容,还参考了一些公开出版的教材和著作。
本书共分为9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分类和基本原理,并
通过部分工程实例回顾和总结了组合结构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第2~8章分别为:设计原
则和材料的基本性能、压型钢板混凝上:组合板、界面性能与抗剪连接、钢混凝上:组合
梁、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t:结构、钢混凝上:组合结构节点:第9章为组合结构的
抗灾性能及设计概要。
本书第1.2. 3、4.5. 8章山陈世鸣执笔。第6. 7. 8章由肖建庄执笔。全书由陈
世鸣统稿。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