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第一版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新修订的《混凝七结构设
计规范》,做了全面增订后改写的。全书曾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1986年教学
中试用。本书可作为结构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专业的教材,并可供设计工作人员掌握新
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的参考。
我国新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较原规范《钢筋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TJ10-74) 无论在形式上(符号计量单位)和内容上(设计方法,计算体系)
都作了较大的改变。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是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而规范是工程设计的
依据。因此,各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教材,无一例外地存在岩如何处理规范与教材的关系问
题。我们的看法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教材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对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基本
理论有较深入系统的了解,同时能运用《规范》进行结构构件的设计。构件的受力性能、受
力分析是设计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基本内容以后,才能更好的理解《规范》条文
的实质,正确地运用它,同时也能适应今后钢筋混凝土理论和《规范》的发展。从认识规律
来看,性能是从试验现象概括出来的反映构件受力特点的规律,分析是在受力性能基础上抽
象出来的计算模式和计算方法,总的来说性能和分析均属于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问题。而
设计则是如何应用这些规律来满足功能、技术经济要求的问题。因此,本书将力图按照“性
能-分析一设计”的过程来阐述。
全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较详细地论述了混凝土的强度
和变形规律,对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一- -粘结的性质做了初步的说明,为了使读者更具
体的了解材料性能对钢筋与馄凝土共同工作的影响,在最后一节讨论了钢筋棍凝土轴心受力
构件的非线性分析。第二章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分析,是全书的一个重点,着重闸明了
梁的受弯性能,配筋率对梁的受力阶段及破坏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平截面假定的
变形协调条件,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论述了钢筋混凝土粲各阶段受力的非线性分析,即桀
的全过程分析,最后介绍了《规范》的正截面强度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本书把它单独成
章编排在设计方法之前,是出于以下几点考忠: ( 1)在讨论设计问题以前,先深入分析锅
筋混凝土构件(以梁为例)本身斯固有的受力性能,被面应力和变形(曲率) 的变化规律,
有助于加强读者对钢筋准凝土基本理论的了解; (2) 与材料性能结合紧密,可以起到巩固
运用材料性能基本知识的作用,(3) 在掌握了构件受力性能,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再讨论
结构设计的准则,引入随机变量,以概率论为基础的结构可靠度分析的概念,便于分散电
点,符合“性能-分析-设计”的认识规律。
第三章结构设计方法。在这一章里我们试图以较少的篇幅来说明根据《建筑结构统- -标
准》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基本就念。对于基本变量为非
正态分布的可靠度指标计算中所碰到的一些具体数学问题,則留待《结构可靠度理论》教材.
中做进一步讨论。
第四章为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强度计算。第五章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剪计算,加强了梁的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