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翻模 固坡工艺进行堆石坝上游面施工,解决了堆石坝垫层料需超填,之后修坡清除,垫层料浪费大等问 题。根据有限元数值仿真结果对堆石坝的沉降变形进行预留,保证 了堆石坝竣工后达到设计轮廓线。根据模型试验 结果 ,确 定 了混凝 土面板 的优化 配合 比 ;并且提 出 了适 用的止水结构形式和与其相 配套 的施 工技术 。 关键词 :堆 石坝 ;施工 ;关键技 术 ;配合 比 中图分类号 :Ⅳ 5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144(2011)09—0049—03 1 工 程概述 辽宁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位于辽宁省东部宽甸 满族 自治 县 。座 落 于鸭绿 江下 游右岸 支 流蒲石 河上 , 电站 由上水库 、下水库 、地下厂房和输水 系统 等组 成 。电站安 装 4台单 机容量 300MW 抽水 蓄能 机组 , 总装 机容 量 1200MW。电站上 水库挡 水 建筑物 为混 凝 土 面板堆石 坝 ,最大坝 高 78.5m,坝顶全 长 714m。 上水库总库容 1351万 m。,死库容 227万 m。蒲石 河流域地处半湿润季风气候 区,冬季寒冷降水少 ,夏 季炎热多雨 。据多年资料统计 (表 1),历年最高温度 35c《=,最低 气 温一38.5 。最 大冰冻 厚度 0.77m。本 地区属寒 冷地区。上水库面板堆石坝布置在东洋河 西北方 向的泉眼沟 口,三面为分水岭 ,无天然河道。 沟 口的挡 水 建筑 物 为 日循 环水 库 .正 常蓄水 位 392.5 m,相应 库水 面 积 0.442km ,千年一 遇 日均入 库 流量 为 93.2万 m。,本工程属 I等工程 ,规摸为大(1)型 , 水库大坝为 1级建筑物。设计洪水 2oo年一遇 ,校 核 洪水 千年 一遇 。 表 1 蒲石河流域气温特征值 ℃ 项 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O月 l1月 12月 年 平均气温 一12.8 —8.6 —0.6 7.8 14.6 19.0 22.3 22.2 15.9 8.7 0 —8.8 6.6 最高气温 一6.6 —3.4 3.7 10.5 16.5 20.2 24.4 24.2 18.1 11-3 3.5 -4.O 最低气温 一l8.7 —14_3 —5.7 5.8 12.9 16.5 20.8 19.8 13.3 6.6 —3.8 —15.0 上游钢筋混凝土面板 55块 ,标准块宽 14m有 47块 。左右 布置 非标 准块 8块 。坝 顶宽 度 10m。钢 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上 、下游坡 比均为 1:1.4,下游 坡 设一 宽 为 3m 的马道 。坝 坡外 为 “之”字形 上 坝公 路 ,路 坡度 为 l:1.75,填筑 为石 渣 。坝 体填 筑 自上游 向下游 依 次 为 垫层 区(宽 度 3m),过 渡 层 区 (宽 度 3 m)、主堆石 区及次堆石 区周边缝下游设有特殊垫层 区.主堆石与基岩间铺设反滤料 ,下游护坡坡面采用 40cm 的干砌块 石 。坝 体平 面布 置如 图 1所 示 。本工 程采用 了翻模 固坡工艺进行垫层料的碾压 、砂浆护 面一 次成 型 。水 泥砂浆 的平 均厚 度 6~8cm。钢 筋混 凝 土面 板 顶部 厚 度 30cm、底 部 最 大厚 度 56.14cm, 面板 底部 与趾 板相 连 ,趾 板建 基在 弱 风化岩 石上 部 , 趾 板 宽度 按 水 头及 所 处 地 段地 质 设 为 6m 和 5ITI. 厚度均为 0.6m。为了提高趾板处基岩的完整性 。沿 整个趾板全长进行浅孔 固结灌浆 .坝基采用 2~3排 垂直帷幕灌浆 ,并向两岸做适当的延伸 。 混 凝 土 面板 堆 石 坝在 寒 冷 地 区 的 运 行 是 安 全 的 ,但是在寒冷地区 ,特别是严寒地区修建混凝土面 板堆石坝 ,如何保证在严冬气候条件下连续 、快速、 经济地施 工 ,是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为 此 国 内外 进行 了一 系列 的研究 。取得 了某些 研 究 成 果 [1-41,但是还有些关键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本 文 以蒲 石 河抽 水 蓄 能 电站 混凝 土 面板 堆 石 坝 为例 , 探讨解决寒冷地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几个关键 技 术 问题 。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