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规范 CEB.FIP[“]对混凝 土动态抗压 强度提 出了 关 系式模型,并考虑了混凝土静态抗压强度对 DIF的影响。 关 系式如式 (1)所示 :f1 kz<k DIF= ={(言/ )。%。 < ≤30s一’ (1) j k~>30S-I 式 中 、 ——动态与静态强度 ,MPa; — — 应变率 。 log3's=6.156a一0.492; as=l~(5+ /4); k$=3xl0 S一: 且 为混凝土静态抗压强度值 。 Ross等[12J及 Tedesco与 Ross[”]通 过 霍 普 金 森 压杆 (SHPB)设备进行 了应变率为 10S 的试验 ,并提 出了 DIF 的关系式 ,如式(2)所示 : f0.00965log~+1.058≥ 1.0 ≤63.1S一 , 、 DIF={ . (2) 【0.758log量一0.289≤2.5 k>63.1S 式 中:南低应变率到高应变率的 DIF过渡应变率 的值定为 63.1S.这 比 CEB—FIP规范给出的 30S 要高。 Grote等【141利用 SHPB水泥砂 浆进行 了应变率范围为 250S--到 1700S一范 围的试验研 究 ,试验结果显示 当应变 率为 10zS-时 ,DIF的增长趋势会陡然增加 。他提出下列模 型来描述 DIF与应变率的关系 : f0.0235logk+1.07 言≤266.0S~ ,、 DFi0. 882(1。g—)3- 4.4(1og )一2.64 吾>266.0s—l ( ) 通过对三种不同长径 比的砂浆试件进行有 限元数值 模拟 ,Li与 MengE]提 出了下列 DIF与应变率 的关系模型 : 1+A。1(g1篇 8~102一S~ ㈩ 式 中:4=0.0344,A2=3.0,A3=1.729,A4--7.137,A5=8.350。 定义准静态应 变率参考值为 10 S一,然而当应变率进 一 步升高至 10。S 时 ,DIF有下 降的趋 势 ,这导致绘制 的 DIF与应变率 曲线上有 局部下降 的位 置 。Zhang等㈣对此 模型进行了修正 ,将 A 和 A:的数值修正为 0.0258和 4.0。 基于 SHPB的试验数据 ,Ngo等 提出了新 的 DIF与 应变率的关系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多种因素对动态强度的 影响 ,其适用于强度范 围为 32~160MPa的混凝土 。模型关 系式如式(5)所示 :f/ \1.02~ . . DIF:Jl J (5) 【1In( 】)-A2 8‘>8’1 式中:ks=3Xl0 S(准静态应变率 ); a=l/(20 /2); 毒1:0.0022 一0.1989fc+46.137; A】一 0.0044 }0.9866; 而 且 A2=一0.0128 十2.1396。 Beppu等[18]提 出了混凝 土抗压强 度 DIF与应变率 的 关系式 : DIF=(居 )“000g(b/k)] (6) 为 了使 DIF的预测结果更好 的贴近试 验结果 ,Hart. mann等[19]提 出了新 的 DIF关 系式 。DIF的关 系式定 义如 式(7): DIF:0.5f善 1叫0.90,1=1S-1 (7) \6"0 7 1.2 抗拉 强度 欧洲 CEB.FIP[“1给 出了最 高应 变率为 300S一-混 凝土 材料 的 DIF计算式 : 一 016% (k/k k>3毒0薯S ~ 【y ) 式中 :s=10‘ ; s=1/(1o+6z 。); k~=3xl0 S一: 10M Pa; . — — 混凝土的静态轴压强度值 ,MPa。 Komlos~2O[对应 变率对 不同静 态强度 混凝土 的抗拉力 学性能进行 了试 验研究 。通过调整配合 比中的骨料与水 泥 质量 比以获得不同静态强度等级 的混凝土。得 出以下式 子 来反映应变率与 DIF的关 系: DIF=I.0+0.1lg(k/k。) (9) Bruhwiler与 Wittman[2~]基 于统计 力学理论 分析 了混 凝土在动态冲击荷载下 的拉伸力学性能 ,提 出了如下式所 示的 DIF模 型 : DIF=(居 )。_V_ (10) Soroushina等 对 已有其他研究 者的试验数据进行 了 比较 分析 ,提出了以下式子来描述混凝土抗拉强度 DIF与 应变率 的关系 : DIF=I.77+0.219lgk+0.0154(1g ) (11) Li等 将试件尺寸对混凝土抗拉强度 DIF的影 响考 虑进 DIF与应变率关系式中,得到了以下关 系式模 型: DIH_0+0.1948lg㈡+0.03583 / 『lg(1/] ) \ L\ J Oh[24]基于经典断裂力学理论提 出了动态荷载下混凝 土抗拉强度 与应变率 的关系式如式(13)所示 : DIF:1.95—3.32f— 一\ (13) \2. 2+3.2·言 / Johrl与 Shah[2~假设无缺 口(un.notched)试件在受单轴 拉伸荷载作用时 ,试件 的破坏是 由其外边缘 的裂缝 向试件 内部扩展 引起 的。在此假定 的基础上 ,他们 提出一非线性 断裂力学理论模 型来 预测应变率对 混凝 土抗拉强度 的影 响。该模型需要 三个材料参数 ,临界断裂 因子(criticalstress intensityfactor)雠 ,临 界裂缝 尖 端 张开 位移 (criticalcrack tipopeningdisplacement)CTOD。与杨 氏弹性模量 。该模 型 中艇 假定不受应变率影 响 ,而 CTOD 则认为与应 变率
学兔兔 www.xuetutu.com
有关 。混凝土动态抗拉强度 的预测模 型如式(14)所示 : /t=1.4705— 一 (14) E 。CTOD~ =exp{-A·[1g CTOD 『] ) l\8。川J Malvar与 Ross~认 为 CEB.FIP J模 型 中 DIF突变 对 应的拐点应变率值不太合适 ,在综述大量现有试验数据的 基础上 ,他们对 CEB—FIP[模型进行了修正 ,如式(16)所示 : S引- I s~ (16 式中 :TF10‘6~-2); as=l/(1+8 。)。 Tedesco等 对不 同静态强度等级 的混凝土进行 了动 态抗拉力学性 能试 验。通过 对试 验数据进行 回归分析 ,得 出的 DIF与应变率关系模型如下所示 : f1+0.1425『lg(量)+5.84561≥ 1.0 言≤2.32S一 , 、 F=i1+2.929[ig)一0.063516.0 k>2.32S—I (") 【 . ()一. 1≤. . Zhou与 Hao 对动态荷载}昆凝土试件 内部 的破坏过 程用 LS.ADINA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 。在数值模拟进 行之前 ,他们给出的混凝土抗拉强度 DIF如式(18)所示 : f112+002251 毒 毒≤ 0.1S-1 D F= 325(1g毒);1.235(1g)+1.6 ≥0.1s—l(18) Xiao等[29]利用 MTS试验机对大坝混凝土进行 了大量 动态轴拉力学性能试验 ,应变率范 围为 10 至 10~S-I,混 凝 土试 件为狗骨头状(dog—bonetype)。基 于试验数据拟合 得出的混凝 土抗拉强度 DIF如式(19)所示 : DIF=1+0.18531lg(k/k) (19) 这 里将抗压及抗拉强度 DIF模型 的计算结果分别绘 制于图 2、3。从这两个图中可以看 出,各 自模型的计算结果 之间的差别较大 。对 比具体相应文献发现每个模型均吻合 10 10一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应变 率 /s 图 2 混凝土抗压强度 DIF模型计算结果 一 -一 C EB—FIP。 + K om los… + BruhwilerandW ittm an + Soroushina等 + Li等 0 — O h 一 -一 M alvarand Ross + Tedesco等 0 一 ·一 Zhouand Hao + Xiao等 10一 10 10一 10 10一 10 10一 10。 l0 10 10 应 变率 /s。。 图 3 混凝 土抗拉 强 度 DIF模型 计算 结 果 其 自身 的试验结果 ,而与其他试验结果 的吻合度则较差 。 这种差异性可能是诸 多影 响因素造成 的 ,如试件 的尺寸 、 材料 、试验 的加载设备 。正如在前 面所提到的 ,诸多研究者 对 SHPB受压试验 过程 中的侧 向约束惯性效应 (1ateralin. ertialconfinement)进行 了理论与试验分析研究。 Tang等 利 用弹性 力学对 SHPB试验 中的侧 向惯性 约束效应产生 的径向应力进行了推导 ,并与试验得到的混 凝土动态强度进行 比较 ,认为侧向惯性效应产生的影响细 微 ,可 以忽略不计 。Cotsovos与 Pavlovicfs】通过改进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