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区采用悬挑结构宜慎重,如果-侧外挑,楼房二层以上的质量重心与底层抗推力结构(如
柱群及抗剪墙体等)的抗推刚度中心之间有很大的偏心距,在纵向地震荷载作用下,房屋有不小的
受扭反应,设计时如果没有专门考虑的话,地震时底层结构恐难以支持。悬挑楼盖在寒冷地区也很
少应用,主要因为最下一个悬挑层楼面的表面溫度低,不利于人的健康,热功维护不好的话;还会
出现地面结露或结霜现象。
1.2关于悬挑跨度的选定
房屋中的悬挑梁跨度首先应由建筑霭要考虑,如果仅仅是为了在外墙面上构成横向条形窗,悬
挑跨度取等于墙厚足矣,那就是牛腿。如果设计成悬挑外廊,大约挑出1.2~1.5 m。如果悬挑跨度达
到2~2.5m,挑出的空间基本上能满足内部使用布置的要求,它与未挑出的空间在感观上已经融为
一体, 这时悬挑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从结构方面考虑,除了砖混结构悬挑梁有时是直接嵌固在(横)墙内之外,在框架结构中,悬
挑梁往往都是内部主跨梁往外的延伸。从受力角度分析,悬挑梁根部截面的奇矩很大,在均布荷载
作用下,其弯矩等于2倍悬挑跨度的简支梁最大弯矩;在集中力作用下,其弯矩等于4倍悬扔跨度
的简支梁最大弯矩;即一个8m跨跨中妥集中力作用的简支梁,如果用于梁端作用同样集中力的悬
挑梁,在截面相同的情况下,其悬挑跨度仅为2m,所以在遇到悬挑跨度很大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它在
强度及刚度方面的可行性。一般认为,悬挑梁的悬挑跨度a与房屋内部主跨梁的跨度I大小有关,也
和悬挑端集中力的相对大小有关。经分析,如果a≤0.21~0.4l, 则悬挑梁根部截面弯矩-般不会大
于主跨梁的控制截面最大弯矩,当粱上仅有均布荷载作用时, a取大值,当梁端上又有可观的集中力
作用时,a取小值。实践中并不要求悬挑梁根部弯矩值一定要小于主跨梁的控制弯矩,稍为突破上述
0.21~0.41的范围也是容许的,提出它只是为了在初步设计时先作-个可行性论证, 以便在截面设计
时能顺利通过。
1.3抗剪承载力验算时用哪个公式
设计算悬挑梁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悬挑梁端一般均有集中力作用,而且集中力可能较
大;另一点是纵向钢筋的错固问题。本节仅讨论第一点,第二点将留待下节分析。
正因为悬挑梁端-般均有集中力作用, 如墙重或拦杆重等,如果集中力产生的剪力占总剪力的
75%以上的话,梁的抗剪承载力就应该按规范公式(4.23-4)计算,即
VsV==h15f.b的+1.25f,
(4.23-4)/规范
此处可取λ=。
一般情况下入≥3,按规定取入=3计,有一
0.2
0.2
的
h+15~ 3+15
=0.044,上式可写成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