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混凝土系列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杨虹,范涛主编]2012年
  • 资料大小:155M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2-02-28
资料介绍

随着技术发展,混凝土在材料、结构的试验和理论研究、结构形式方面都得到进一- 步发
展,出现了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纤维增强混凝土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等。
(一)材料方面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流动性及高抗渗透等优点,是今后混凝土材料
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2010)将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50
的混凝土划分为高强混凝土,能适应现代工程向大跨、重载、高耸发展和承受恶劣环境条件
的需要。但因具有较少的塑性和更大的胞性,与普通强度混凝土在结构计算和构造措施上有
一定差别。
纤维增强混凝土: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适当的各种纤维而形成纤维增强混凝土,其抗拉、
抗剪、抗折强度和抗裂、抗冲击、抗疲劳、抗震、抗爆等性能均有较大提高,因而获得较大
发展和应用。目前应用较多的纤维材料有钢纤维、合成纤维、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等。钢纤维
混凝土是将短而不连续的钢纤维均匀乱向掺入普通混凝土而制成,用于机场的跑道、地下人
防工程、地下泵房、水工结构、桥梁与隧道工程等;合成纤维(尼龙基纤维、聚丙烯纤维等)
作为加筋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韧性、抗裂性等结构性能,用于各种水泥基板材:碳
纤维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施工便捷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建筑、桥梁结构的加固补强工
程中。
(二)结构方面
试验研究:从单一构件到结构体系的受力状态研究;加强足尺试验测试连接节点构造;
加强结构抗灾性能的试验研究,探讨后期超加载引起的大幅度挠曲、倾覆、压溃、断裂破坏
以及结构的解体和倒塌;开展结构原位加载试验的探讨,使结构的原位加载试验更符合工程
实际情况并编制原位加载试验标准。
理论研究:开发约束混凝土的潜力。现代混凝土多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下,利用混凝土力
学及强度准则探讨三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力学行为,并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及概率统计等手
段,提高试验和分析水平。
结构体系: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出现。用型钢或钢板焊成钢骨截面,再将其埋置于混凝
土中,使混凝土与钢骨形成整体共同受力,称为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常有形式:压型钢板
与混凝土组合楼板、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外包钢混凝土
结构等五类。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除具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外,还有抗震性能好、施工
方便、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的外框
简柱采用组合结构。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