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具有屈服现象,破坏时表现出较好的延性;
(3)但细长的钢筋受压时极易压曲,仅能作为受拉构件。
3.配筋作用
显然,混凝土和钢筋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但是具有互补性。为克服混凝土的局限
性,早在19世纪下半叶,人们发现可以使用抗拉强度高的钢材来增强混凝土,并逐渐发现
将配置的钢材用于抗拉强度要求高的部位,对改善构件承载力有明显效果。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中,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钢筋主要承受拉力(也可以按需
要承受构件受压区的部分压力),两者各自发挥其特长,共同工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则
是一种特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预应力钢筋在构件承受荷载之前被施加拉应力,该拉
应力反作用于混凝土,使构件受拉区的混凝土受到预压,间接提高混凝t的受拉性能。
然而钢筋和混凝土不是任意结合的,而是根据结构和构件的形式和受力特点,在适当
部位布置- -定形式和数量的钢筋。配筋的主要作用如下:
(1)在构件的受拉区配置钢筋来提
受压钢筋
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增加构件的变形能
力。例如:在混凝土梁中配置受拉纵筋
和横向钢筋(箍筋)来提高梁的受弯、受
剪承载力和梁的受弯变形能力。
(2)除了在混凝土的受力区配置钢
筋来帮助混凝土受拉外,还可在受压区
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来帮助混凝土受压
[称为受压钢筋,如图1.12(a)所示],
a)
(b
从而达到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图1.12配筋圄
的目的。例如:在承受压力的混凝土柱
(a)梁配筋图; (b)柱配筋图
中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来提高柱的承载力和改善混凝土柱的变形能力,同时可承受偶然因
素产生的拉力[如图1.12(b)所示]。.
4.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协同工作的原因和对配筋的要求
1)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协同工作的原因
(1)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协同工作的-一个主要 原因,就是混凝土硬化后与钢筋之间有良
好的黏结力。因此我们必须要求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可靠的黏结,从而保证两者之间可靠
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变形、共同受力。
(2)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协同工作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钢筋和混凝t两种材料的
温度线膨胀系数十分接近["钢1.2x10-9/C;“混凝土(1.0x10-°-1.5x10-*)/C],当
温度变化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会产生由温度引起的较大的相对变形造成黏结破坏。
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钢筋和混凝土是如何共同工作的。
如图1.12所示的简支梁,当其承受均布荷载q时,梁的弯矩图为-抛物线, 沿梁跨长
的各个截面下部都受拉;跨中截面弯矩最大,该截面的拉应力和压应力也最大。
若该梁是素混凝:土梁,在荷载不大的情况下,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则梁在跨
中弯矩最大处截面的受拉区首先开裂,而一旦开裂,导致裂縫处受力截面有效高度减小、
截面变小,裂縫迅速向受压区发展,梁很快被破坏。破坏荷载与开裂荷载几乎相同,是“- -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