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鲁班袋建筑工程资料库!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程书籍 > 混凝土系列
混凝土随机损伤力学[李杰,吴建营,陈建兵著]2014年
  • 资料大小:60M
  • 资料类型:.PDF
  • 资料等级:
  • 发布时间:2022-03-03
资料介绍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程材料。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混凝
土的工程用量是其他所有建筑材料的十倍。在中国,混凝土工程用量在2001~2010
年达到了平均每人每年5t的水平。这不能不说是一一个惊人的数字。
与混凝土工程应用繁荣兴旺的背景相比,关于混凝土科学,尤其是混凝土结构
学的研究,明显赶不上发展的需要。-些 关键的科学问题,长期处于悬而未决的境
地。混凝土材料的受力本构关系与结构非线性分析,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两个问
题。尽管国内外学者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然而,由于混凝土材料
的高度复杂性,如何科学地反映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全过程乃至寿命全过程中的行
为特征与本质,并应用这一-关于 本质的认识去有效地设计与控制工程结构的行为,
仍然是凸现在研究工作者与工程师面前的巨大挑战。有鉴于此,本书试图从混凝土
受力力学行为的本质随机性与显著非线性特征切入,构建混凝土随机损伤力学的
理论体系,以求达到客观反映混凝土受力力学行为本质、服务于工程实践的目的。
1.1 混凝土受力力学行为的一-般特征
科学问题起源于对经验事实的观察,混凝土力学也不例外。尽管作为-种人工
材料,现代意义上的混凝土仅有160余年的历史,但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人们
还是不断深入地获得了大量关于混凝土受力力学行为的感性认识。20世纪60年
代以来,随着现代结构实验技术尤其是刚性试验机制造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混凝
土受力力学行为的认识建立在了更为客观、真实的实验事实基础之上,从而,推动
了研究进程的深入。
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各类掺和料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在其形
成之初,混凝土内部就具有随机分布的微孔洞、微裂缝等初始缺陷。在外部和自身
重力作用下,这些初始损伤因应力集中进一步发展,从而导致材料单元的应力、应
变关系逐步偏离线性关系,呈现出非线性的基本特征。同时,由于混凝土材料各组
分具有随机分布的特征,无论是初始的损伤分布还是后续的损伤演化过程,都不可
避免地具有随机性的特征。非线性与随机性,是混凝土受力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
(李杰,2004, 2008)。这样的基本认识,产生于对混凝土受力力学行为的-般经验特
征的考察。
 

温馨提示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

友情链接: ArchiName筑名导航 孙悟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lubandai.com © 2009-2016 Inc. 桂ICP备16008802号
资源报错、业务联系及其它事务请发邮件与我们联系:admin@luband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