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混凝土
1.1.1 混凝土的组成
水泥浆体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与活性组分。混凝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泥浆
体的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效果由水泥与外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生
产水泥时所用的生料质量、煅烧条件、水泥的细度和颗粒尺寸及其分布、水泥矿物组成等也
会影响硬化水泥浆体的物理化学性能。
1.水泥
(1)水泥的生产工艺
水泥的基本生产工艺可以用“两磨-烧"来概括。石灰石与黏土混合粉碎后添加少量
萤石.铁粉磨细(- -磨) ,经回转窑煅烧(-烧)得到水泥熟料,急速冷却后与少量石膏混合磨
细(二磨)即是成品水泥。大多数水泥在此过程中掺人不同种的掺和料而配制成不同品种
的水泥。
(2)水泥的分类
水泥根据矿物组成可分为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三个系列。由于前
两个系列水泥的使用量较少,因此本书仅以硅酸盐水泥为重点进行详细介绍。
根据新的国标《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 2007) ,硅酸盐水泥可分为六大类,即:硅酸
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
硅酸盐水泥。
1)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质量分数)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
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
硅酸盐水泥分为两种类型,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称为I型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 I ;在
硅酸盐水泥粉磨时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为I型
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 I。
2)普通硅酸盐水泥
-切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质量分数)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
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 ,代号为P .0。
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得超过15% (质量分数) ,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
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来代替。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