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验制作了两组共 18块掺 10%粉煤灰的 C30混凝土试块模拟建筑基础混凝土。分别用四种试剂配制 三个浓度水平的腐蚀溶液对试块进行多因素腐蚀正交试验,并结合试验数据对建筑基础混凝土多因素腐蚀机理进 行 了研究 。 关键词 :建筑基础;混凝土;多因素腐蚀 ;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 号 :TU528 文献标 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8—1933(2013)06—253—04 0 引 言 自然界 中,水 、土 的化 学组分 为复合 型或混合 型 ,它们作为腐蚀介质对混凝土 的作用具有所谓 的 “盐效应”… ,即腐蚀是介质 中多种成分综合作用 的 结果。一般建筑场地水土对建筑基础混凝土腐蚀的 主要成分有 sO 一、Mg¨ 、cl一、pH值 等 ,显然 ,使用 单因素腐蚀试验结果依照规范的单因素评价法对腐 蚀性进行评价并不客观 ,因而也就不够准确。正交 试验能很好地解决多 因素 、多水平 的试验 问题。通 过对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 ,可方便地获得各 因素对 混凝土的腐蚀影响规律 ,并可从 中获取众多各 因素 在腐蚀作用 中的主次地位 。本文拟通过混凝土腐蚀 正交试验考察建筑场地水土的主要腐蚀 因素在对建 筑基础混凝土腐蚀作用及其交互作用 中的地位 、优 势组合 、显著性等 ,以探讨多因素的复合腐蚀机理 , 并为实现多因素腐蚀性评价提供依据。 1 试 验考察指标 的选取 在混凝 土腐蚀试验中,混凝 土化学腐蚀效应主 要表现在溶液中 Can、CO 、pH值 (或 OH一)及腐 蚀因素本身含量的改变 和试块质量 的变化等 ,还有 颜色等表观特征与微观结构等定性方面的变化。本 试验综合考虑这些效应 的直接性 、定量性 与评价 的 方便性等,确定两组正交试验的考察指标为: A组 :OH一与 SO 一浓度变化率 、质量变化率 ; B组 :Can与 Mg 浓度变化率 、质量变化率。 因此 ,本次试验属于三指标正交试验 。 收稿 日期 :2012~7-02 作者 简介 :冯 昆荣 (1967一),女 ,四川南 部人 ,工 程硕 士 ,副 教授 ,高 级 工程师 ,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管理 、监理 、建 筑结构设 计 的研 究与教 学 工作。 E —mail:fengkunrong@ 163.tom 一 般场地水土腐蚀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有 sO一、 Mg¨ 、 c1一、pH值等 ,但 考虑到在一定条件下 ,sO 一 与 Mg 组合易沉淀析出,故将该两因素分开而设计 了两组 因素数均为 3的正交试验。因而 ,本次试验 属于三指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两组试验的 因素分别为 : A组 :s0 一、C1一、pH值 ; B组 :Mg“、C1一、pH值 。 本次试验选用能满足三因素三水平试验最低要 求的 L9(34)正交表。 2 试验过程 2.1 试验条件 本次正交试 验的条件为 :制 作 2组共 18块掺 10%粉煤灰的 C30混凝土试块模拟建筑基础混凝 土。分别用 HNO 、KSO 、NaC1、Mg(NO3)2四种试 剂配制 三个 浓度水 平 的 H (pH值 )、cl一、s0 一、 Mg 的溶液各 350mL;试块于 2012年 4月 23日同 时浸入腐蚀溶液 ;在室温 、保证试 液不蒸发 的条件 下 ,腐蚀至 2012年 5月 21日取 出试块 ,腐蚀时间为 28天 ;同时取腐蚀后 的溶 液作化学 分析 ,化验项 目 有 s0i一、Mg“、c1一、OH一、HCO3-、CO一、ca“、pH 值与总硬度等 10项 ;等试块风干至恒重时于 2012 年 5月 29日,称其干重量。 2.2 试验 数据 模拟建筑基础混凝土试块腐蚀前后的质量 、化 验结果及其变化率 、5O年变化预测量详见表 1。 模拟建筑基础混凝土试块腐蚀后 的表观变化见 图 1、图 2。 2.3 混凝土腐蚀正交试验主要成分变化率 曲线 绘制混凝土腐蚀正交试验 主要成分变化率 曲 线 ,如图 3所示 。
因本站资料资源较多,启用了多个文件服务器,如果浏览器下载较慢,请调用迅雷下载,特别是超过了5M以上的文件!请一定调用迅雷,有时候速度就会飞起哦,如果您的浏览器自动加载了PDF预览,文件太大又卡死,请按下载说明里的把PDF插件关闭了就可以直接下载,不会再预览了!